close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德國《在地》(The Local)新聞網站報導,在德國柏林的克魯茲堡區(Kreuzberg)內,攜帶筆記型電腦的自由工作者及商務人士在一間由老舊工廠所改建成的建築裡工作,這間名為Betahaus的工作空間融合新潮及傳統的元素,是一間結合咖啡館在內的複合式居家工作室。



一排按字母排列的信箱是這層辦公者的收發處,工作者擠在小廚房內聊天或等待咖啡煮好,或圍坐在無人辦公的工作桌上。辦公室裡迴盪著低吟的音樂,歡樂的工作氣氛有時會帶動一陣喧嘩,這是目前德國新興的工作方式。在Betahaus的入口處,一名年約30出頭的女性以愉悅的聲音向來者打招呼,她幾乎記住在這裡租用辦公室的150名工作者的姓名。

風潮襲捲德國

Betahaus在2009年4月於柏林營運後,從柏林到斯圖加特、從慕尼黑和科隆,德國各地開始出現許多類似的辦公空間。

馮莫兒(Von Mohl)是6名合夥設立Betahaus的企業家之一,她的想法起初是為了讓自己和朋友們有更好的工作及合作環境。她說:「十年前,最自由的人是可以選擇在家工作,這是理想的狀態,每個人希望自家就是辦公室。」

現在的情況已經改變,主張一人工作室的筆記型電腦游牧族群走出自宅,尋找能和社會接軌的工作空間。

滿足人際互動渴望

不管是遠距辦公的專業人士或自由接案的工作者,他們發現獨自在家、辦公室或咖啡館內工作都不是最佳的工作環境。這些地方不僅有干擾、噪音,獨自工作可能會降低他們的工作動力。獨自工作的環境會讓效率減低,從而使得生產力下降,儘管他們能夠適應現代化的獨立作業環境,但他們仍渴望與社會互動,在專業和傳統辦公室內協同合作。

馮莫爾說:「我們認為合併傳統公司具正面效果,像是每天有同事可以打招呼,有基本的互動功能存在。我們向任何人敞開大門,我們不會對特定人士說:『你不能進來』。」

共同辦公空混合科技及傳統,並提供許多共用設備,而所需費用比租用傳統辦公室來要低廉,這對居家工作者來說無疑是福音。

彈性化辦公空間

現年31歲的穆勒(Stefan Muller)來自法蘭克福,她是一名自由軟體開發工程師,她說:「擁有持續、可靠的地點辦公可幫助你頭腦清晰,幫助我公私分離,我在這裡比較能專心。」她租了一處「彈性辦公桌」,意思是每月繳費,可以在辦公室任何一處空位辦公,工作者若有需要,也可租用固定辦公桌或團體辦公桌。同棟4樓是另一處截然不同的辦公空間,在Betahaus舉辦的商業策略競賽(Betapitch)中脫穎而出的人,可以在此免費使用辦公空間半年。

每逢週二下午,馮莫爾會在一樓的咖啡館舉辦活動,租借辦公室的工作者們可以在此同樂,同時也是提供合作和分享創意的機會。

追求理想 擴大營業

在柏林聚集許多中產階級的新克爾恩區(Neukolln),傑寇比(Marie Jacobi)和合夥人諾菲娜(Chuente Noufena)在此創立Wostel,這是另一處迥異於傳統辦公室的新型工作空間。身兼設計師的傑寇比說:「這裡是現在當紅的新克爾恩區,而我們是這裡的變化之一。」

他們的經營概念來自於舊金山電腦工程師紐伯格(Brad Neuberg)於2005年所提出的理念:創造具有共同價值的工作團隊比收益更為重要。具有商管背景的諾菲娜說:「我們要人們有特別的地方可以工作,而不是待在一處像是宜家(Ikea)家具展場的地方。」

不同於Betahaus鬆散的室內設計,Wostel擁有一間如同60年代電視節目《狂人》(Mad Men)場景的幽雅氛圍,包含風格交錯搭配的桌椅和復古裝飾品,自由工作者流動在這間帶有古典柏林風格的擺設空間中。在Wostel後方有一處血紅色的空間,提供自由工作者一處可以集中精神工作的地方。

Betahaus於2010年在漢堡珊澤區(Schanzenviertel)開設第二棟出租辦公室,第三棟即將於今年5月在科隆開幕。但除了在德國外,馮莫爾也正在里斯本設立營業處,預計在巴塞隆納尋覓新點。馮莫爾說:「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是金融海嘯之下的贏家。」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signer12388 的頭像
    designer12388

    室內設計產業報導

    designer123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